新闻中心

白银价格突破短期支撑位,白银价格暴跌

2025-09-2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【白银价格异动:技术面破位释放哪些关键信号?】

7月15日凌晨,国际现货白银价格突然放量下跌,连续击穿24.8美元/盎司、24.5美元/盎司两道关键支撑位,最终收于24.2美元/盎司的三个月新低。这个看似普通的技术性破位,却在贵金属市场引发剧烈震动——CME白银期货单日成交量激增47%,期权市场看跌合约持仓量创下近两年新高。

作为兼具工业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投资品,白银价格的这次破位究竟传递出哪些深层市场信号?

从技术分析角度看,白银价格在日线级别已形成"头肩顶"雏形。自5月创下26.2美元高点后,银价在24.8-25.6美元区间持续震荡近两个月,期间三次试探24.8美元支撑均成功守住。但本次破位直接击穿颈线位置,MACD指标出现明显顶背离,RSI相对强弱指标持续位于50下方,这些技术指标的集体走弱暗示市场情绪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。

值得关注的是,COMEX白银库存近期持续攀升至1.2万吨高位,现货溢价收窄至0.3美元/盎司,实物需求疲软与期货市场空头加码形成共振效应。

基本面层面,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释放的"鹰派"信号成为破位导火索。最新点阵图显示,多数委员支持年内再加息50个基点,美元指数应声站上102关口。作为零息资产的贵金属,白银对实际利率变动尤为敏感。根据彭博数据模型测算,10年期TIPS收益率每上升10个基点,白银价格理论跌幅可达2.3%。

叠加全球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萎缩,工业需求端预期持续走弱,白银的"双重属性"在此次调整中反而成为拖累因素。

但市场永远存在另一面声音。世界白银协会最新报告显示,2023年光伏产业用银量预计增长18%至1.2亿盎司,创历史新高。新能源领域的结构性需求增长,正在重塑白银的长期价值逻辑。高盛大宗商品团队测算,若全球光伏装机量保持25%年增速,到2025年白银工业需求缺口将扩大至4000万盎司。

这种短期利空与长期利好的矛盾,恰恰为价值投资者创造了绝佳观察窗口。

【破位后的白银市场:如何把握危中之机?】

当白银价格有效跌破关键支撑位,传统技术派投资者往往选择止损离场。但历史数据揭示出另一面:过去十年间白银价格出现类似技术破位后,有6次在3个月内出现超过15%的反弹行情。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,本质上源于白银市场特有的"情绪放大器"效应——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博弈、散户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认知差,共同造就了独特的波动规律。

对于不同策略的投资者,当前市场需要差异化的应对方案。短线交易者应重点关注24美元心理关口争夺,若周线收盘能重返24.5美元上方,则可能形成"假突破"的技术修复行情。建议采用"金字塔加仓法",在24-23.5美元区间分三档建立多单,止损设在23.2美元前低位置。

中线投资者则需要关注宏观环境变化,特别是8月美国非农数据和CPI数据的联动影响。若通胀粘性超预期,白银可能重演2022年9月的"急跌快涨"行情。

从资产配置角度,当前白银/黄金价格比已跌至85:1的历史低位,显著低于60年均值55:1。这意味着从跨品种套利视角,白银的估值优势正在显现。专业机构常用的"金银比回归策略"显示,当比值超过80:1时,做多白银同时做空黄金的组合,在6个月周期内胜率达72%。

对于家庭投资者,可通过白银ETF(如SLV)与黄金ETF(如GLD)构建对冲组合,在控制风险的同时捕捉均值回归收益。

产业资本的动作同样值得关注。全球最大白银生产商Fresnillo近期宣布将套期保值头寸比例从35%下调至20%,这暗示矿业巨头看好中长期价格走势。国内光伏龙头企业隆基、通威等正在建立白银战略储备,通过签订3年期长协价锁定成本。这些产业端的真实需求,可能在未来某个时点与金融市场的空头力量形成激烈碰撞,催生爆发性行情。

站在当前时点,投资者需要建立多维认知框架:短期关注24.8美元压力位能否有效收复,中期跟踪美联储政策路径演变,长期则要把握新能源革命带来的需求重构。建议将白银配置比例控制在贵金属组合的30%-40%,采用"核心+卫星"策略,核心仓位配置实物银条或ETF,卫星仓位通过期货期权捕捉波动机会。

当市场恐慌情绪到达极致时,记住巴菲特那句名言:"别人恐惧时我贪婪",或许正是布局未来的最佳时点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