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有色金属板块资金流入明显,有色金属板块上涨逻辑

2025-09-2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全球资源争夺战升级,有色金属成资本“必争之地”

1.1供需失衡引爆市场预期,资金提前卡位

2023年以来,全球有色金属市场呈现“冰火两重天”格局。一方面,智利铜矿罢工、印尼镍矿出口政策收紧、几内亚铝土矿运输受阻等事件频发,导致主要金属供给端持续承压。另一方面,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带动需求激增——仅动力电池领域对锂、钴、镍的需求量就以年均35%的速度攀升。

这种供需剪刀差的持续扩大,使得LME铜库存降至20年新低,沪铝期货价格年内涨幅突破28%,资金敏锐嗅到市场机会,近三个月有色金属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80亿元。

1.2政策红利释放万亿级产业空间

中国“双碳”战略的深入推进正在重塑金属产业格局。工信部《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》明确要求,到2025年再生金属供应占比提高至24%以上,这直接催生再生铜、再生铝等细分领域投资热潮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财政部近期将稀土、钨等战略金属纳入国家储备体系,云南、江西等地相继出台专项补贴政策,引导社会资本向高端合金材料、高纯金属制备等关键技术领域聚集。

政策组合拳下,行业估值体系正在重构,机构测算未来三年有色金属产业将释放超2万亿市场空间。

1.3技术突破打开价值天花板

在江西赣州“中国稀金谷”,从稀土永磁材料到航空航天用超硬合金,技术创新正不断突破金属材料的性能边界。全球首条千吨级液态金属生产线投产,使非晶合金生产成本降低40%;新型电解工艺让金属钒的提取效率提升3倍;AI选矿系统的应用使铜矿品位预测准确率突破92%。

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传统金属的附加值,更催生出金属基复合材料、智能传感材料等新赛道,吸引高瓴资本、国家大基金等顶级资本密集布局。

把握三大核心赛道,掘金金属产业新蓝海

2.1新能源金属:碳中和时代的“新石油”

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锂、钴、镍等“绿色金属”正上演资源争夺战。特斯拉与澳洲锂矿商签订五年长协锁定供应,宁德时代在刚果(金)布局钴资源,凸显产业巨头战略焦虑。二级市场上,天齐锂业、华友钴业等龙头企业年内获北向资金增持超百亿元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催生新型需求——云南锗业的砷化镓单晶材料已用于钙钛矿电池,厦门钨业研发的钼基催化剂使电解水制氢效率提升60%,这些技术突破正在重构新能源金属的价值链。

2.2高端合金:大国重器的“钢铁脊梁”

在C919大飞机首飞成功的背后,是宝钛股份研发的TC4钛合金构件突破海外技术封锁;长征五号火箭的氢氧发动机,应用了钢研高纳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。当前,我国高端合金进口替代率已从2018年的32%提升至45%,但航空发动机用单晶叶片、核级锆材等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。

随着大飞机专项、核电出海等国家战略推进,相关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——西部超导的航空用钛合金产能扩建项目获国开行50亿元授信,图南股份的精密铸件已进入赛峰、GE航空供应链体系。

2.3智能金属:未来科技的“基础元件”

在杭州亚运会的智能场馆中,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智能减震系统可抵御8级地震;北京冬奥会的发热座椅使用了石墨烯导电薄膜技术。这些创新应用揭示着金属材料的智能化革命:

稀土永磁材料在机器人关节电机的渗透率超90%液态金属柔性电路已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钨铜合金散热片使5G基站功耗降低30%资本市场上,拥有“材料+算法”双轮驱动能力的公司备受青睐。宁波韵升的智能磁传感器打入特斯拉供应链,有研新材的半导体靶材市占率突破15%,这些细分龙头正享受技术溢价带来的估值重塑。

搜索